在线咨询

VIP福利
主页 > 会计政策 > 年审快完了,你是不是还蒙蒙的

年审快完了,你是不是还蒙蒙的

作者:sy123 发表日期:2021-05-07 20:18:35 浏览量:800

文章来源:会计头条

年审快完了,你是不是还蒙蒙的

你有没有感觉,审计好像越来越难做了,财务好像也越来越复杂了。


从传统的农耕时代,到工业革命,再到现在的信息互联网,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大变革。


公司化的组织、管理、传统行业的财务报表,都是工业革命的产物,而我们却悄然的进入了一个VUCA的时代。


什么是VUCA:易变性,不确定性,复杂性,模糊性


好吧,这么一看,这不就是审计的风险来源吗?


咱们最怕的不就是这玩意嘛。


说白了,不就是极大的不确定性吗?


不确定性就是风险。

而我们的风险导向审计,就是在捯饬这东西。


技术的驱动和多元化的开放,让变成为商业社会的主流。

不求稳,只求变。



风险评估,到底在评估什么?


你以为,风险评估,就是把资产、收入、利润等一些数字往底稿里一写,然后比例一乘,最后得出个重要性水平,就完了吗?


确实,这是我们目前审计们的比较拿手的工作。


事实上,就这点东西,现成的模板,很多人也不知道怎么算,因为不理解,因为风险评估绝对不只是闭着眼睛算个数字。


在审计教材中,风险评估包含两个方面,一个是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,一个是了解内控。


环境是内控的基础。

内控是建立在环境之下的。


所以,一个企业内控是否有效,你得先搞清楚它处于一种什么环境之中,这个环节包括外部的环境,和内部的环境。


比如,医药行业,前几日,财政部处罚19家医药企业,这就是外部环境,对于医药行业的内控,你的信任度和调查程序,是不是要想一想。


内控产生的本质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,而决定内控的,是老板对于管理的态度,对于企业的价值观,自身的诚信。


初步业务活动中的两大点,企业诚信,自身能力。


所以我们审计要看什么,要关注什么:


首先是业务部门,业务部门是一个企业打仗的尖端,越是一线作战单位,越是容易一手遮天,偷天换日。


其次就是,职能部门,当然包括财务部门,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大管家,监督和管理是否到位。


最后就是独立的监察部门,内部审计,事实上,很少企业能做到独立,所谓的监察,内审,很多时候只是领导层的一把枪,更像是一个内卫的岗位。


我们出的审计报告,内控报告,管理建议书,怎么写出来的,我们自己其实都很清楚,就我们那个报告意见,就我们那个管理建议,咱们自己觉得,有啥用?有多少用?咱们自己都晕头转向的,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有帮助吗?



审计要建立存在感


做审计,要有感觉,要让客户有感觉。


包括之前我在企业做财务经理,也是遵循这一点,一定要让各个部门的人,对财务有感觉,不能把我的财务部变成一个费用部门,而必须是价值部门。


那么就是刷存在感,建归属感,创造成就感。


存在感不是存在,而精髓在于这个“感”上


存在感也不是其他部门一想到发工资和报销的时候才想到你,也不是你去审计的时候,别人一想到加班、吃饭、报告的时候就想到你。


存在感的来源,是深入,深入前线中去。


新时代的审计有两个职能,一个是报表鉴证的功能,一个是管理赋能的功能。


我们做审计,做控制测试,好像就是看看制度,查查有没有签字,有没有分离,测试一下流程是否有效。你把这些东西做完,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吗?


大部分人都是蒙蒙的就把底稿填完了。


我们需要的是,因地制宜,根据企业的实际环境和需求,在脑子里形成画面。


这个制度有问题,你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。就像我们做审计调整一样,其实管理建议书的价值就是审计调整,你的资金制度有问题,你有没有能力帮助企业提出改进的方式。


这个时候,你才能找到你在一个项目中的存在感,而不仅仅是这个项目吃的好不好,睡得好不好。


很多时候,审计准则里的那些东西,不一定都是对的,就像会计准则也是一样的,多少疑难杂症,会计准则根本解决不了。


审计就是个老中医,头疼医头,脚痛医脚,靠的是望闻问切,抓住病根,才能根治,才能把握风险,只有有效的,才是对的。


审计人的存在感,在于敢于变革,敢于说话,如果你明知道你做的工作晕晕乎乎,但是还是一直这样晕下去,永远都不会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。



制约和矛盾其实是友谊的基础


很多培训机构现在都在鼓吹财务BP,财务BP我认为这本身就是每一个财务都应该具备的基础素质,而不是非要什么BP。


在很多外资企业中,财务BP的工作,只是更细致的职能划分而已,没那么玄乎。


在审计中,其实我们非常需要具备BP的素质,同样的,这是应该具备的基础素质。


我在准备继续改良之前的风险模型,就像中医把脉一样,你一定要能把住企业的脉搏,通过脉搏的跳动,发现问题的根源,这是一个优秀的审计师必须具备的能力,至少你得去学习和不断的实践,这是方向。


不要总觉的自己的第三方服务,当你收了企业的审计费,当你吃喝住都在企业的时候,你就是企业的人了,它就是你的亲人,你得医好它,哪怕它病入膏肓,你也得给它留个全尸,得体面。


做审计的,咱得讲究。



最后,重视我们最不重视的审计方法:访谈



访谈一定是发现风险的最直接的突破口。


百闻不如一见,这就是我们要去现场的原因。


倾其心,知其意,审计如果想做的好,跟企业之间,一定是朋友,而不是敌人。





相关商品链接:

【发票开具与使用相关知识解读】种类要求公路通行费发票政策发票查验

【房地产开发企业业务地方税解读】印花税契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

【房地产开发业务企业所得税解读】收入确认成本对象预收账款

【房地产开发企业业务增值税解读】计税收入纳税义务时间视同销售

【新会计准则税会差异解读】收入租赁永续债政府补贴准则

【入门到精通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政策】高新发展意义认定条件政策评审程序申报资料

上一篇:税局严查!应付账款长期挂账,是否该确认为收入?处理不当小心被罚!
下一篇:费用报销规定示例